湖南精神文明建设
金沙体育投注平台 2021年8月9日
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专刊】第23期
〔文明实践看湖南〕
湘潭市:志愿之花处处开 文明新风拂莲城
衡阳市石鼓区:做实“七个一”活动 服务党的百年华诞
浏阳市:深化文明实践 营造文明旅游风尚
安乡县:做好“四道加法”引领文明风尚
新邵县:多措并举学党史 深根细作强实践
溆浦县:志愿服务精益求精 文明实践蔚然成风
〔文明实践看湖南〕
湘潭市志愿之花处处开 文明新风拂莲城
统筹融合强举措,志愿服务合力呈五指攥拳之势。成立市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,组建文明实践、关爱生命、扶贫救助、护苗巡访、点亮心愿、救灾救援等十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,打造全市“我是志愿者我来帮”闪亮品牌,重点推行志愿服务“群众点单、中心供单、所(站)派单、队伍接单、群众评单”机制,全市48万余名注册志愿者、168个志愿团队和2200支志愿服务队伍凝聚形成强大文明实践合力。
全心全意为群众,志愿服务活动呈雨后春笋之势。开通志愿服务热线,收集群众需求;建设线上平台,实现线上招募、线下实施、线上反馈全闭合链条;依托各社区、医院、路口等场所165个志愿服务工作驿站,打造“爱心银行”“星级志愿者评定”等礼遇项目。目前,全市共收集近1000个志愿服务项目,开展志愿活动1.3万余场次,服务群众约20万人次。
精心布局谋发展,志愿服务品牌呈芝麻开花之势。以全市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65个所、905个站、14个基地为服务阵地,深度推进“七彩文明实践项目”“联点共建”等志愿服务品牌。韶山市“党史故事我来讲”、 湘潭县“莲湘颐老”、湘乡市“谷正平工作室”雨湖区“馨帮手”、岳塘区“六色花”等志愿服务品牌深受群众好评。(湘潭市文明办)
衡阳市石鼓区做实“七个一”活动服务党的百年华诞
讲党史故事、争做薪火传人——讲授一堂党课。以“四史”为主题,通过学校“网红”师生讲述成长励志故事、身边榜样先进事迹、学生宣讲英雄先烈等形式,着力打造百堂“网红思政课”,引导未成年人感恩美好时代、立志永远跟党走。
悟红色文化、抒发革命情怀——阅读一本好书。开展诵读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》《中国共产党简史》等红色经典书籍活动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白共产党为什么能,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,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和活力。
看爱国影片、不忘峥嵘岁月——观看一场电影。把党课搬进电影院,用光影艺术锤炼党性。创新教育形式,采取观影与党课结合,组织党员走进影城上党课,撰写影评和心得体会,让党员干部深入了解红色文化,加强爱国爱党意识。
送党的关怀、共话辉煌成就——进行一次走访慰问。组织颁发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。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、生活困难党员、老党员、老干部和烈士遗属、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,开展走访慰问,让其切身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。
话共筑共建、亮服务承诺——为民办一件实事。以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为契机,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和生产一线,广泛听取意见,立足岗位职责,用心用情化解房地产办证遗留问题、松木经开区异味扰民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践现场教学、坚定理想信念——集中一次入党宣誓。组织开展“集体入党宣誓,坚定理想信念”现场教学活动,91名新党员在夏明翰铜像广场集中起誓践行初心使命,以入党誓词要求自已、检视自已、提高自已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办文艺活动、共享精神食粮——烹饪一场文化大餐。举办“永远跟党走”石鼓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歌曲合唱比赛。广泛开展“翰墨颂党恩”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、“载歌载舞颂党恩 坚定不移跟党走”千人同跳广场舞、“唱革命歌曲,颂百年风华”快闪活动。(衡阳市文明办、石鼓区委宣传部)
浏阳市深化文明实践 营造文明旅游风尚
营造文明旅游实践氛围。大力倡导文明出行,充分发挥窗口行业优势,在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置文明标志,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检查。下发《关于加强“五一”期间旅游服务质量保障的通知》,制定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伍,开展一次景区质量检查工作,制定一个交通保畅方案,畅通一条宣传信息通道,增加一条旅游服务热线的“五个一”标准,对游客进行文明教育和引导,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营造文明氛围。
建立文明旅游实践站点。各乡镇(街道)、等级旅游景区、红色旅游纪念地分别成立文旅志愿服务队伍,设立200余个文明旅游实践服务点,为游客免费提供饮用水、旅游咨询服务,发放文旅资讯、文明创建、文旅安全等资料,及时对外发布景点人流密度、旅游引导等服务,打造良好的文明旅游服务环境。
建立好人帮扶礼遇制度。向全市各级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赠送礼遇卡,推出十条礼遇措施。其中“参观游览礼遇”,即道德模范和“身边好人”本人及家属一人,在市内主要景区景点,可以每年免费参观游览一次,全方位、多层次让道德模范和“身边好人”感受社会尊重和文明力量。(浏阳市文明办)
安乡县做好“四道加法”引领文明风尚
一是“全域创建+重点整治”提升城市文明程度。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和党史教育主题活动,开展“一盔一带”专项整治行动、老旧城区立面改造、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综合治理、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等,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落细落小落实,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。以村、社区为重点推进文明实践工作,扩大公益广告宣传覆盖面,重点推介志愿服务、移风易俗、人居环境整治、乡贤文化建设等成效。
二是“志愿服务+专题活动”提升为民服务质量。出台《安乡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实施方案》,推动全县文明单位志愿者注册率达90%以上。组织开展“远学雷锋、近学田工”“童心向党、致敬百年”“我们的节日”“点亮微心愿”主题活动,为群众解决“急难盼愁”问题1785件,为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、困难群众捐助物资共计120万余元,惠及4000余人次。《常德安乡开展“圆梦微心愿”,健康过新年”志愿服务活动》《常德安乡:保护母亲河,争当河小青》《常德安乡县千名志愿者为1597名学子护考圆梦》被金沙官网线上投注重点推介。
三是“模范选树+宣讲教育”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。广泛开展“中国好人”“湖南好人”“新时代好少年”“常德市最美新乡贤”等先进典型选树培育活动,充分依托各级各类文明单位、文明校园、文明乡镇、文明村(社区)的道德讲堂,组织模范典型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活动。上半年“最美安乡人”杨新华入选“湖南好人”;宋廷辉入选“中国好人”。
四是“村规民约+贴心服务”提升移风易俗成效。对全县172个村(社区)村规民约、居民公约进一步修订完善,广泛开展寻找“最美村规民约”活动,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阔步向前。目前,全县各乡镇开展移风易俗专项督查检查109次,严防违规操办“生日宴”“满月酒”“升学宴”等陈规陋习死灰复燃,累计劝退违规赈酒159起,其中满月酒 37起、生日宴41起、升学宴48起。(安乡县文明办)
新邵县多措并举学党史 深根细作强实践
组建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志愿服务队。利用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伍的人才优势,组建一支由“五老”人员、讲师、党员干部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志愿服务队,通过专门培训,精心备课,提升宣讲水平。组织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员进单位、进农村、进学校、进企业,以报告会、“微宣讲”、“院落会议”等形式,讲述百年大党历史、伟大建党精神。
建设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基地。积极挖掘红色资源,整合利用历史文化、红色文化和党建教育资源,积极推进红色教育基地陈锡公园建设,将县内的烈士园陵、李芬烈士墓、中共湘西南特委旧址、张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,开展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。
营造一片全媒体立体式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氛围。县融媒体中心在“新邵发布”微信公众号、“新新邵”APP、新邵新闻网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专栏,在新邵电视台、“村村响”广播、新邵手机报等平台及时推送党史知识。各文明实践所(站)运用沿河风光带宣传长廊、公园广场、党员教育站点、文化站、农家书屋等载体,打造红色长廊、红色讲堂、红色书架。
实施一批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民生实事。县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驻点调研,乡镇领导班子成员、联点科级干部、驻村工作队组织召开院落会议,深入基层群众、深入生产一线、深入下属单位、深入工作服务对象,围绕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广泛听取意见、了解民生需求,建立为民办实事清单,实施民生实事项目40余个,为民办实事1600余件。同时,党员干部深入开展“认领微心愿”志愿服务活动,截至目前,全县已完成群众微心愿2200余个。(新邵县委宣传部)
溆浦县志愿服务精益求精 文明实践蔚然成风
抓队伍,壮大志愿服务队伍,扩大文明实践参与。动员党员干部、乡土文化人才、科技能人、退休文化工作者、产业带头人、热心群众,建立高规格志愿服务队伍,形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“总队+分队+小队”体系。目前已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827支,发展志愿者8万余名,全年开展实践活动5218次。
抓机制,礼遇志愿服务典型,传递文明实践温度。全面实施《志愿者积分管理办法》,推行积分激励褒奖机制,志愿服务积分是“爱心超市”物品兑换凭证。打造“星级文明户”、道德模范、优秀党员等量化积分评比模式,极大激发了志愿者热情,扩大了群众知晓度,提高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影响力。
抓活动,拓宽志愿服务领域,丰富文明实践内容。围绕“学、讲、引、评、帮、融”六种形式,开展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。一是以寻常百姓话,全年开展道德讲堂和理论宣讲活动50余次。二是以“微心愿”活动扶贫帮困,先后帮助1000多名困难群众实现心愿。三是以主人翁精神,参与公共服务、疫情防控、基层治理。四是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活动50余场,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。(溆浦县文明办)